“十三五”時期,我國完成零能耗建筑領域國家標準《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填補了引領性節能標準的空白,提出了2025-2030-2050年發展方向;研發了外墻、門窗、新風一體機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心產品;完成十三五科技示范80萬平方米,研究成果規?;瘧?000萬平方米,引領建筑節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降低建筑能耗、提升建筑能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必將成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和實現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零能耗建筑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中長期發展的政策機制缺乏;二是不同氣候區和建筑類型的零能耗建筑技術體系需進一步細化;三是產業集群效應有待提升,產業規模亟待擴大。
因此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推進立法工作。按照目標導向、學科交叉、分類統籌、經濟適用的原則,將近零能耗建筑規劃、建設、運維、激勵措施等融入城鄉治理全過程,推動將零能耗建筑納入法律法規立法計劃。
二是開展科研攻關,完善技術標準體系。研究100%可再生能源供給情景下的建筑用能負荷調節、蓄能裝置的跨時空協同技術,推動零能耗社區彈性能源系統構建。建立完善零能耗建筑及社區設計、施工、運行評價標準。
三是開展規?;茝V,推動產業發展。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點區域,盡快開展不同氣候區、不同建筑類型的零能耗建筑與老舊小區改造研究,提升老舊小區建筑室內環境和舒適度,并通過規?;痉都涌焱苿赢a業發展。
四是布局“一帶一路”,引領國際合作。依托“科技部近零能耗建筑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加強與國際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科技會議,牽頭國際合作項目,引領本領域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