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建筑大家談 建筑營造美好生活”系列公益講座的第二期“城市復蘇 建筑人的思考”在云端成功舉辦,累計在線參加超過25萬人次。
此次講座的主題為" 城市復蘇丨建筑人的思考",由中國建筑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科技培訓中心主辦;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上海市建筑學會、中國建筑學會會刊《建筑實踐》、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筑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協辦。
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建筑云聯盟提供線上直播支持,中國科協“科界”、鳳凰地產、搜狐家居聯合同步直播。
此次系列講座特別邀請了國內建筑行業知名學者、專家、企業家、建筑評論家共聚一堂,探討如何讓建筑從更加綜合、同時也更加細致的維度,帶給人們更新的生活感受,從而推動城市的更新和復蘇。此次講座由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倩主持。
主題講座環節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總建筑師、中國建筑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桂學文,演講題目是《因地制宜,適度創新》,“建筑學是藝術和科學的結晶,它能夠真正地確保城市和建筑物與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相適應;它是一個將社會理想呈現于真實世界的過程?!薄妊趴恕び⒏袼梗˙IG)。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解構和重塑了當代人的生活、工作模式。伴隨著其在世界各國的持續發酵,必將深刻改寫人類的發展進程與基礎共識。這提醒我們重新思考理想城市、理想家園的話題。建筑的實體性、社會性、文化性與信息時代、虛擬網絡之間存在巨大的張力,對安居、康居、宜居的追求,對精神家園的塑造,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通過近年的四個項目武漢萬科城市花園、武漢萬科潤園、盤龍城遺址博物館、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與各位分享、探討在實踐中關于“建筑營造美好生活”的思考。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消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科技部專家庫專家 王大鵬,演講題目是《智慧消防提升公共安全》,火災一直是影響建筑安全重要的災害,伴隨著“智慧城市”、“數字城市”的提出,“智慧消防”作為消防行業里新出現的事務,是近幾年的熱點。報告從我國火災防控體系出發,從宏觀角度闡述了我國消防工作的三層架構及火災風險的成因,可以看出國家為提升消防安全也在不斷思考新的模式。在介紹智慧消防技術時,報告重點分析了智慧消防的內涵、信息化技術如何才能服務于消防安全,并區分了消防物聯網、消防信息化、智慧消防三個概念??梢钥闯?,信息化技術只有深度融合消防需求、具有實用性才能體現其價值。報告對目前我國智慧消防的發展階段、相關技術現狀、方向進行了分析,并對發展較為成熟的四項技術進行了介紹,最后提出:現階段我們不能夸大智慧消防的作用,也不應否定其價值,應客觀、理性的對待,允許其發展。也更希望行業共同努力,完善智慧消防技術。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分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潘云鋼,演講題目是《抗疫助力——空調通風角度〈解析辦公建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運行管理應急措施指南 〉》,中國建筑學會于今年2月初頒布《辦公建筑應對“新型冠狀病毒”運行管理應急措施指南》,報告重點介紹有關空調通風部分的要求。從廣義上說,如果建筑和空調系統本身沒有問題,指南提出的這些應急措施,都是沒有必要的,只需要按照相關的運行管理規范正常運行就可以了;如果建筑或空調系統有問題,那么,運行空調系統則存在傳染加劇的隱患,顯然,這時候應該停止空調系統的運行。但是,隨著全國進入炎熱的夏季,空調系統又是我們工作中所必須,因此我們面臨了一個“兩難選擇”——開空調擔心病毒傳播;不開空調,日常工作又會收到嚴重的影響。因此,僅僅從廣義上去理解,采用“一刀切”的簡單思維模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我們從兩點著手:第一,以科學的態度,去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第二,應用工程思維的方法,以“價值”優化為核心,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無機飾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奧王建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產品質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王舒,演講題目是《無機飾界營造藝術生態空間》,現代世界經濟和世界工業化的高速度發展,導致了地球環境的急劇惡化,嚴重的污染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空間。我國近幾年城鄉住宅建 設飛速發展,各地都在加強對綠色建筑材料的推廣與使用,并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法規,就北京而言,每年一千萬平方的外立面施工,如使用STUCCO就能減排 16071噸二氧化碳,4850.7噸二氧化硫,242.86噸 氮氧化合物,1285萬噸粉塵,這些將會對改善環境,減輕污染發揮出很大的優勢。國家十三五大項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提出重要指示及要求,加大研發及推廣應用,建筑行業是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撐之一,我們當下與未來要把城市空間及居住環境融入生態、安全、藝術的理念,共同打造美麗家園。
嘉賓在線答疑時間
最后嘉賓在線回答了網友的現場提問,他們從各自的角度,從城市的區域到建筑、從建筑的安全到設施設備和材料,對城市的更新與復蘇給出了他們的專業解讀。我們的城市建設已經從增量時代開始轉入存量時代,如何更加高質高效地做好存量時代的轉型,也是面向未來非常有意義的探索。
感謝各協辦單位及媒體單位對此活動的支持。
本系列講座的第三期“項目再利用全產業鏈思考”將于2020年7月25日下午14:00召開,講座嘉賓詳細信息請前往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查看。